和新生儿多说话其实也是在帮宝宝训练语言能力
PS:文末有视频及产品推荐!好了,安利结束,进入正题!
有人说宝宝出生后,不用理他/她,让他/她独自安静地去睡,认为宝宝在满月前只会睡,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其实,这是个旧的错误观念。
事实上,新生儿出生后就应该注意训练其语言能力,父母要有意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对其进行语言训练,在其睡醒、吃奶、玩耍、做游戏、被爱抚时和他/她多说话。
比如说在新生儿吃奶时可以说“宝宝吃奶了“,玩耍时说“我们开始做游戏了”,听音乐时告诉宝宝听的是什么曲子等。父母讲得越多,宝宝会“应答”得越勤。另外,可以有意地给新生儿讲故事、说儿歌,以训练他/她的语言能力。
妈妈在抱着宝宝时,可以提高声调向宝宝讲话,宝宝看到妈妈身体和脸的表情动作,似乎也用同样微妙的动作(特别是四肢的动作)来进行回答。这种情感感应是语言发展的最初阶段,和引导、促进将来的认知能力有联系。
所以,宝宝清醒时,妈妈应该经常抱抱他/她,跟他/她做身体上的接触,并和宝宝多说说话。
不过,在和新生儿说话时要注意面对着他/她,声调也要有高低变化,亲切温和。在新生儿生出后2-3周时,他就会发出“哦哦”声来作为回应。对新生儿的语言刺激越多,他/她“讲”得也就多。
在说话时,妈妈要让宝宝注视着自己的脸,并注视口形变化,使宝宝的视觉与听觉协调,要寻找一切机会多与新生儿说话,如睡醒睁眼时、换尿布时、喂奶时、洗澡时、逗引时都可以进行,这样新生儿也会很好的情绪。
此外,婴儿不只会凝视和追视物品,而且还能在各种图形中有选择地认识和识别。当妈妈给宝宝吃奶,宝宝含着乳头开始吸吮时,他/她会反射般地睁开两眼注视着妈妈的脸,这样能够很快记住妈妈的形貌和体味。妈妈在喂奶时,应经常低下头让宝宝看到自己的脸。
友情提示:若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更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