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护理?
PS:文末有视频及产品推荐!好了,安利结束,进入正题!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护理?医生说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因为在手术矫正治疗之前,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病情的控制也起着关键作用。
1、要合理膳食
原则就是少食多餐,食物既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2、生活要规律,要动静结合
孩子的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避免突来的惊吓,如躲球、玩刺激的游戏等。当然,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像散步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都是可以做的。睡眠一定要有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3、渴了要及时补水
像紫绀型先心病儿童平时要适当多饮水,避免因血液过度黏稠而诱发缺氧发作;像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须时常保持皮肤和衣裤清洁。
冬天要注意保暖,可用热毛巾擦身。建议家长给孩子换些宽松的内衣,并在胸前、后背衬上干的小毛巾,这样每天多换几次毛巾而不换衣服,孩子就不容易发生感冒。
4、尽量别感冒
在先心病患儿中,有70%~80%的心脏畸形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情况。这些孩子肺部充血,平时容易感冒得肺炎,特别是在冬天,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造成心脏功能恶化。
为此,家长平时要让孩子多到室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发生传染性疾病,如有需要,可以让孩子戴上口罩;住的房间,要经常开窗换换新鲜空气,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
5、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应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是一生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中,绝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成长,父母的教育态度及社会的要求通过家庭给孩子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一般看来,先心病孩子的家庭与正常孩子家庭会有较大差别,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保护和溺爱,这对患病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多有不利影响。
过分溺爱和保护,容易降低和挫伤孩子的自主性,从而增加对疾病的恐惧感。受溺爱的孩子由于幼稚而变得过分依赖父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这无疑对孩子成长起来之后的生活十分不利。
因此,在手术矫治后机体康复的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康复。既不能因为患心脏病而对孩子过分宠爱,养成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也不能认为孩子有心脏病就降低要求,使孩子产生自卑和胆怯心理。
友情提示:若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更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