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到底怎么捐?
PS:文末有视频及产品推荐!好了,安利结束,进入正题!
骨髓到底怎么捐?为什么骨髓捐献会这么大的非议?
目前临床进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虽然“骨髓移植”一说深入人心,但专业的叫法应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PS:捐献骨髓真正捐献的是造血干细胞。
很多人认为,骨髓移植是要在捐献者的脊髓中抽取骨髓,错了。
临床上抽取骨髓的部位并非脊髓,甚至都不是脊柱。在真正的骨髓捐献过程中,捐献者捐献时需要被麻醉,医生用针刺入其髂骨(髂前上棘和或髂后上棘)抽取一定量的骨髓用以移植。
除了红骨髓中蕴含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以外,人体还有不少地方亦含有造血干细胞,例如外周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无关供者捐献时大多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仅在外周血采集干细胞不足或某些亲属捐献病例中才会联合骨髓移植方法。
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是将捐献血液抽出后流经细胞分离机,在把干细胞挑出来后,再将血液输回捐献者体内。这种方法能够避免骨髓穿刺带来的痛苦,使得移植对捐献者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这一过程无需麻醉,和献血很像。不过,因为正常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数量极少,所以移植前需要利用药物将捐献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以便更有效地收集造血干细胞。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但由于动员药物的作用,捐献者大多会有一些药物带来的短期不适感受,如轻中度的骨痛等。其他诸如过敏反应、脾损伤、咳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乃至死亡等副作用尽管在临床上亦有报道,但对于健康的骨髓捐献者而言十分罕见。
除了上述与药物有关的副反应之外,捐献者还会有较明显的头痛、恶心等症状,且女性捐献者发生率更高。另外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时,捐献者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低钙血症、手足麻木等表现,但都是短期、暂时的。
在长期随访研究中并未观察到干细胞捐献对捐献者存在任何长期的不良作用,捐献者的癌症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与正常人无异。
友情提示:若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更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