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综合症有哪些症状表现?如何缓解?
PS:文末有视频及产品推荐!好了,安利结束,进入正题!
本文的内容共两个部分,分别如下:
1、退休综合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2、如何缓解?
1、退休综合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据了解,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会烦躁不安,猜疑其有意刺激自己。平时颇有修养的当事者,有时候也会一反常态而不能客观地评价外界事物,常有偏见。大多数当事者有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2、如何缓解?
专家说预防和治疗退休综合症,老年人应该努力适应退休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即实现退休社会角色的转换。
2-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
衰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既是老年人应有的权利,是国家赋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是老年人应尽的义务,是促进职工队伍“新陈代谢”的必要手段,老年人必须在心理上认识和接受这个事实。
而且退休后,要消除“树老根枯”、“人老珠黄”的悲观思想和消极情绪,坚定美好的信念,将退休生活视为另一种绚丽人生的开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2、发挥余热重归社会
退休老人如果体格健壮、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长,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让生活充实起来,促进身体健康。当然,工作必须量力而为,不可以着意勉强。
2-3、善于学习渴求新知
“ 活到老,学到老”,一方面,学习能促进大脑的使用,使大脑越用越灵活,延缓智力的衰退;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通过学习来更新知识,社会变迁风起云涌,老年人要避免变成“孤家寡人”,就要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跟上时代新步伐。
2-4、培养爱好寄托精神
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前已有业余爱好,只是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退休后正好利用闲暇时间充分享受这一乐趣。即便先前没有特殊爱好的,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如写字作画,既陶冶情操,也可锻炼身体;种花养鸟也是一种有益活动,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活动都能使参加者益智怡情,增进身心健康。
2-5、扩大社交排解寂寞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圈子缩小,但老年人不应自我封闭,不仅应该努力保持与旧友的联系,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开拓生活新领域,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情趣。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间也要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2-6、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退休后也可以给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按时休息,适时活动,建立并适应一种新的生活节奏。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戒除有害健康的不良嗜好,采取适合自己的休息、运动和娱乐方法,建立起以保健为目的的生活方式。
2-7、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老年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退休综合症老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或接受心理治疗。
友情提示:若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更换。谢谢!